龙8官网龙8官网中国政府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
2.中国建筑首席大师杨瑛表示,旧房改造需要用各种方法来延续建筑的生命,延长其工作时间。
3.为此,中建五局工程创新研究院以湖南长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套砖混结构住宅为样板,研发出16种新产品和材料、12种新技术、6种新工艺。
4.同时,中建五局在长沙承建的同有科技存储系统及SSD研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打破了同类结构在施项目最高5层纪录,向上生长至22层。
5.除此之外,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中建希好斯”可变大空间体系,可实现现场拼装,建造周期可缩短20%至30%。
3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根据相关普查数据,我国现有建成超过5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城镇建筑约71.5万栋,房屋“老龄化”严重,大量老旧住房存在安全隐患。
“当前,城市大规模扩张的‘热潮’已过,城市建设迈入存量优化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探求建筑的本质,寻找解决痛点的新路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首席大师、中建五局总建筑师兼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杨瑛告诉记者。
近年来,中建五局作为中国建筑的全资骨干企业,在助力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过程中,将城市及其中的建筑视为有机生命体,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例。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首席大师、中建五局总建筑师兼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杨瑛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切入点。“老破小”如何变“新居”,正是现下民众有关住房问题的关切热点之一。
“建筑也有生命期,到了一定的工作年限,就该‘退休’。”杨瑛向记者介绍,我国存量房面积很大,做好旧房改造工作,是对全行业的挑战。
从建筑再生设计的理论角度看,旧房改造就是用各种方法来延续建筑的生命,延长其工作时间。杨瑛说:“旧房存在一系列居住挑战,如墙体结构损坏、基础设施老化、空间局限、采光、保温、隔音差、渗漏、返臭等系列问题。我们针对老房子这些通病缺陷,结合新时代居住需求,提出从诊断到提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中建五局工程创新研究院以湖南长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套砖混结构住宅为样板,充分调研,梳理出老百姓线条痛点问题与解决方案,配套开发出16种新产品和材料、12种新技术、6种新工艺,精准解决老房通病,为城市更新提供了除“拆除新建”以外的新思路。
广州悦汇城改造前是大型鞋类批发市场,2019年6月被中建五局安装公司改造为大型单体购物广场。
这个项目是国内体量较大的商业改造项目之一。中建五局进场之初,全面检测原系统,深化设计后,确定了电气、给水、排水、暖通、消防5个系统“利旧”(利用旧有基础)思路。其中,暖通系统实现高度“利旧”,在旧有基础上下“绣花功”,利旧率高达90%。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的150米以上建筑达 3466座、200米以上有1254 座、300米以上为122座,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高层建筑数量也居于前列。
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虽然彰显城市魅力,但也潜藏着诸多弊端和风险。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要求龙8官网,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杨瑛告诉记者,以建筑物“高度”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时代已经过去,质量、安全以及可持续性应当成为城市建筑设计更为核心的考量要素。
高层建筑同样难逃老化的命运。高层建筑为了防灾、防震、防风、防爆、防撞、防雷等,需要增加大量的建设成本和设施设备。当它的使用寿命到期时,会出现各种电梯老化、管线老旧、跑冒滴漏等问题龙8官网,维护成本和改造难度、改造代价等都远高于低层建筑。
针对这一痛点,杨瑛直言:“对于建筑的生命来讲,维护改造只是一种延续的手段,并不能根本性地解决老化问题,一些建筑需要拆除重建,高层建筑尤为如此。”
然而,拆除高层建筑与拆除低层建筑截然不同,过程高度复杂、专业,充满挑战。不仅如此,如果采用常规的爆破拆除方式,很多材料无法回收再利用,是巨大的浪费。
以中建五局拆除长沙一大厦楼顶老化的钢结构塔针为例,“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是用一根绳子加切割解决。但这样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粉尘污染也非常大。”为了万无一失,项目团队采用“智能阶梯式无尘拆解工法”,通过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获取超 500 张高清影像,生成塔针三维模型,配合红外热成像仪检测钢结构应力分布,精准制定“分层环切”方案。将钢结构塔针一节一节切除,再往下转运。
杨瑛向记者透露:“未来大量的老旧高层建筑亟待更新升级——通过‘保留修缮、提质改造、精准拆解、原地重建’并举的方式,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我们团队已开展前瞻性研究,致力于实现绿色、安全、智慧的城市更新技术研究,首次创新性地提出和建立了‘拆用一体、拆建协同’的技术体系,并在大量的城镇改造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杨瑛补充道:“拆除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从建筑的整体思维开始,进行细致规划、模拟和计算,以确保拆除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同时,拆除下来的建筑材料不应被视为废料或垃圾,而应被视为资源,建立相关数据库可为城市提供整体的资源分配和利用方案。”
城市更新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着眼当下,更要面向未来。杨瑛认为,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初融入城市更新理念,是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前瞻性基因,从源头确保城市具备持久的生命力与活力。
中建五局在承接各类城市建设项目时,早已将城市更新的理念贯穿于从设计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他们在长沙承建的同有科技存储系统及SSD研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中南)项目(下称“同有科技项目”),打破了同类结构在施项目最高5层纪录,向上生长至22层,在不改变用地性质,满足建筑规划限高100米和使用净高要求,将建筑面积容积率提升至3.0,将完整的产业链融进了一栋楼里。
“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我和中国工程院马克俭院士所带领的两支专家团队将盒式结构应用于高层工业楼宇,上百米高层22层叠合大跨度厂房建造方案‘应运而生’,算得上是城市工业空间再生的标志性事件。”杨瑛介绍道。
北京同有科技特别顾问兼项目指挥长姜赞明介绍,这是向天空借空间,让工业厂房灵活地“向上生长”,形成一种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实现“工业上楼”。
同有科技项目对全国土地资源最大集约化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要让高楼“向上生长”必须有系统抓手,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中建希好斯”可变大空间体系,则是我国装配式建造领域的抓手之一。
“中建希好斯”体系有两个典型优势。首先,助力建筑实现自由灵活的组装与拆卸,便于循环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其次,实现现场拼装,建造周期可缩短20%至30%,形成绿色家居新模式。这一体系可应用于旧房改造龙8官网、新建住宅、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多个场景,提供量身定制的理想解决方案。
杨瑛对记者畅谈道:“建筑装配化、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回收快、制造快、见效快。以后只要等房子设计生产好,就可以像拼装家具一样拼装一套房子,施工只要7天,相当于业主长假旅游回来就可以拥有一套‘新房’。”
从老旧小区的翻新改造,到直面高层建筑的重重挑战,再到设计之初对城市更新需求的深入考量,每一环节都关乎城市能否持续焕发生机,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更新并非简单的‘改造’或者‘拆除’,而是一个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杨瑛认为,中建五局拥有一整套包含投资、设计、研发、建造、运营的完整体系,可以对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项目中落实城市更新的美好愿望。